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谈-《史上最强君王》


    第(2/3)页

    至此才有后来的天命之治,才会有了大周七百多年的寿祚。

    武王乃是千年不出的人物,举止影响至今,他严厉的法制就是后世法家理论的起源,那秦王就以法家为根基建立了秦国,军队严令禁止,战斗力在七大诸侯之中都是顶尖的,我父王也曾想也以法家为本,但法家太过严厉,一人犯法其他人就要以连坐行处,这早晚会引起内乱,所以别看现在大秦气势汹汹,但他并不长久,不出十年就要自毁于前。

    事实,后人称他为武王颇为偏颇,他固然有些着盖世的武功,但也有很多仁义之举,比如他军中有位军士牺牲,家中只有一位盲目老父无以为生,他便偷偷假扮军士为他养老送终,还有一位军士牺牲,家有孤儿寡母,他就将那孩子收养,这样的行为举不胜举,只是后人认为这些都是妇人之仁,没有大书特书罢了,但在我父王看来,这些事才是他能统一天下的根本,远比他的武功重要,所以父王他才要以忠孝仁义治理大吴。

    相信殿下也看到了,如今我大吴境内民风淳朴,君臣有序,父子互爱,长幼有别,邻里互助,如果天下都如这般,那就万事无忧了。”

    孙登高谈阔论显得异常兴奋。

    “殿下,那日我与你辩论,你的言语犀利异常,我回家至今也没有想出辩解之法,当然,我对儒学的认知还只是一知半解,跟殿下您自然不能相比,我大吴有一位最著名的上师董仲舒老先生,他才是儒学大家,过几天我大吴将举行一次儒学辩论大会,由我父王亲自主持,到时候您就可以见到董老先生了。”

    “董仲舒?这位老先生是否也在临安建立了一所学堂?”

    刘越天问道。

    “没错,临安之内最大的学堂忠孝堂就是董老先生创立的,如今也是城内最大的学堂。”

    “果然!”

    刘越天微微点头终于弄清楚了这忠孝堂的来历。

    “那忠孝堂倒是有些意思,宣扬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知孙大哥对此是何看法?”

    刘越天问道。

    “呵呵,殿下说得是三纲之论,这也是董老先生最看重的理论,只要此论被天下人接受,天下便一片太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