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白与河-《论演员的自我修仙》


    第(3/3)页

    电影结束了,大厅里的灯光慢慢亮起,银幕上开始播放演职员名单。

    苏音克制住了伸懒腰的念头,耳畔传来了很轻微的说话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喂,快醒醒,电影结束了。”

    “我的妈怎么这么长,快三小时了吧?”

    “就这就这就这?这就没了?刘白妈到底是不是鬼啊?”

    “帮我看看我头发有没有睡乱。”

    “妈妈我想嘘嘘。”

    最后一个声音显然来自于小朋友,整个电影院的人都听见了,人们轻声地笑起来,仿佛不笑一下便不能显示自己的格调与品味,更不能证明自己看电影时没睡着。

    苏音也跟着笑。

    如果不是耳力超强,她不会听见如此接地气的第一手影评。

    这的确就是影评。最真实、最直观的影评。

    这些评论不只出自电影第一场公映的观众之口,且这些观众大部分都是业内人士,很具有代表性。

    这就是一部大闷片。

    不过,在稍后的记者现场采访环节,业内人士们的看法一定会是众口一辞的好评,诸如“有深度”、“艺术性强”这样的褒奖,会成为评论的主基调。

    电影都拿金奖了你还敢说不好?你比人家评委更高明吗?

    苏音个人倒是觉着,电影不错。

    虽然她也没太看懂就是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画面很棒。

    许多镜头就像邻国苏国的油画,粗犷、苍凉、空阔。同时配乐也是一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