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议-《落升》


    第(2/3)页

    肖寅又道:“现在不是我大宋国无将可用,而是我大宋朝廷无将可用,论起战将数量,就算是齐国也未必能比得上我们,只是这些人要么在大将军的麾下,要么在大司马的麾下。臣不敢妄议先帝,但臣知道,如果陛下您还遵照先皇的遗命,那未来仍然改变不了现在的局面。”

    肖寅的话说的十分大胆,这要是放在平时,肖衍完全可以治他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但现在内外交困,仔细品味这番话也有几分道理,军事全部交给燕赤行不是不可以,但未来如果他和邓元觉一样呢?何况肖道成驾崩前也明确告诉过肖衍,燕赤行也是一个野心家。

    肖衍还是拿不定主意,又看了看高义,问道:“太尉,你也说说你的意见,究竟是该派皇兄去丹阳负责楚地的战事,还是该把大司马调回来?”

    自从四大世家倒台后,宋国的朝堂上全部换成了年轻的面孔,无论是丞相袁成策还是大皇子肖寅都不到四十岁,只有高义这个外来户,执政经验丰富,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轻易发表意见,无论是支持谁都势必会得罪另一方,而这两方的势力都不是自己能惹的起。

    但肖衍亲自发问了,自然不能再默不作声,高义只好又拿出了自己最擅长的那一套,不直接表明观点,反问道:“刚殿下提了一个问题,臣也想提一个问题,如果现在就要向荆州开战,那殿下或是大司马会采取什么策略?”

    肖寅想了想道:“荆州有二十万大军,我们在丹阳只有十万,如果选择正面强攻,我军几乎没有胜算,若是我领军的话,我会选择等,等到大将军败给齐楚联军,然后再找机会攻城。”

    高义笑着拍手赞道:“不错,我相信就算是大司马领军,他做出的选择也是和殿下您一样。既然能不能拿下荆州不在于我们,而是在齐楚联军,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急着用兵?”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道理,袁成策又问道:“太尉的意思是我们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大将军和齐楚先分出胜负后再行动?”

    “也不是什么都不做,陛下可以下令给魏中行,让他加大练兵的力度,摆出一副我们随时都可能出兵荆州意图,这样能让大将军多几分顾虑,齐楚联军自然也能多几分胜算。”高义解释道:“如果大将军真战败了,他一定会调吴腾领军前去救援,到时我们不就有机会拿下荆州吗?”

    “太尉还是没说在大将军战败的时候,我们应该派谁领军?”肖寅听高义说了大半天虽然觉得都有道理,但他自己关心的问题,高义却只字未提,只好又追问道。

    朝堂上就是这样,看似说了很多东西,但一深想却发现什么都没说,高义本想着众人当局者迷,应该很容易就糊弄过去,没想到肖寅却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咬着不放。

    高义尴尬的笑了笑:“臣认为还是等大将军那边分出胜负再做决定吧,到时看吴腾会留下多少人守城,如果兵少,则由殿下负责领兵,如果兵多,不妨让殿下和大司马对调一下,殿下去秦国,大司马回丹阳,毕竟秦国战场现在打开了局面,放弃也挺可惜的。”高义一边说,一边观察肖寅的脸色,见他面色不善,赶紧又提了一个和稀泥的建议。

    肖寅本想讽刺几句,后来听到让自己去秦国,心中不由得大喜。谁都知道楚地的战局太乱,邓元觉、田无忌、项楚、姜桓楚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但是秦国就不一样了,白孟奇被困在邯郸,其他能叫得上号的将领就剩下一个林培源,可他也被邓文英拖住。现在就连高克恭这种以前从未打过胜仗的都能在秦国横扫冀州郡,那自己去了总不至于比他还差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