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这仗打的都毁三观-《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第(1/3)页

    事实上,马宝压根也没给吴三桂和其麾下文武反应过来的时间。

    入驻柳州之后,当天给马雄与祖泽清传递压力逼迫他们入城的入城退兵的退兵,俩人这正犹豫呢,正写信给吴三桂求援呢,结果当天晚上,毫无准备的马雄就被马宝带兵夜袭,  直接把他的大营给端了。

    马雄手里的三万兵啊!

    虽然都不是什么精兵,甚至可以说马雄的兵马无论从经验还是装备上来看无疑都是天下诸侯中最弱的一个,但那毕竟是三万人。

    马宝只带着一万人,而且还是夜袭,而且还几乎没有骑兵,一个时辰都不到的时间里居然硬生生的被马宝给打崩了。

    实话实说连马宝自己都被吓到了。

    这其中固然有出其不意这四个字的主要因素,  马兄确实是没想到这马宝白天的时候还邀他进城,大家表面上也都是明臣,结果晚上就突然出城揍他了。

    但实话实说马雄再如何弱,  那也是正儿八经的老将了,手下的兵再如何弱,那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兵,不是什么胡乱拉起来的乌合之众,山贼土匪。

    所谓奇谋奇策,这玩意确实是有用,但也绝不可能会这么有用。打仗这种事儿说到底还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小聪明是没什么用的,近代战争毕竟也早就不是古代战争了。

    真正对这起夜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反而是马宝在今夜所用的战术。

    这战术简单归纳的话却只有四个字:全军突击。

    直白点解释就是,夏姬八打。

    没有阵型,没有指挥,也没有策略,除了他自己本人亲自率领一支千人队突袭敌军主帐之外其他的部队真的是以小队,小组,  自由交火的,全是散兵线。

    所谓散兵线,这就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战争了,  狗屁的阵型也没有。

    事实上即便是以滑膛枪为主的近代战争,散兵线在大部分情况下其战斗力也是要远优于线列阵和排队枪毙战术的(双方都没有骑兵的情况下)

    只是所谓的散兵线,军官在喊一嗓子全军冲锋之后,剩下的事儿他其实也就已经无能为力了,五个一队十个一伍,指挥二字根本无从谈起,真正决定战争怎么打的还是班长,排长。

    封建时代,你指望一群基层士兵为了贵族老爷的利益打仗的时候玩命?

    有史以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其实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阵型决定军队的强弱,一旦阵型散了,仗就已经输了,同样的,只要看到敌军的阵型溃散,主将基本就可以擂鼓命令全军压上,开一坛陈年老酒欢庆胜利了。

    谁又听说过压根不要阵型,在战争开打之初就自己溃散掉自己的阵型的打法呢?

    偏偏这仗还特么打赢了。

    经过了军改,  每一个大明的将士都知道,这仗现在是为自己在打,  打赢了大家也是每个人都能分到期权,  每个基层的士兵都非常的了解这一仗为什么要打,打赢了又有什么好处,自己战死了家人又能得到什么抚恤和补偿。

    因为士兵背后有主任,所以谁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战功会被瞒报,战利品啊,赏银啊什么的,战后会通过开会的形式进行分配,部队里花的每一分钱他们都有投票权。

    这些卖命的钱虽然不可避免的还是有一部分会揣到马宝等将领的腰包,但分配完全透明之下,他们也知道军官最多也就是拿三成,剩下的七成还是自己的。

    再加上这马雄实质上和汉奸区别也不大,又是天下诸侯中实力最弱的,金钱奖励,股权激励,民族仇恨三者共同作用之下,哪还用得着什么指挥,干就完了。

    真以为基层班长不会指挥作战么?

    这样完全全新的战术,这样的作战方式,让马雄军中从上到下每一个将领全都处于一种懵逼状态,毕竟他们打了一辈子仗,看了一辈子的兵书,学习的都是如何把敌军的阵型打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