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望月心里更困惑了。 这是什么眼神?她们二人为何要跪在地上?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赵氏低眸,打量了徐望月一眼。 她穿得极其素静,发间只簪了一朵梅花,与自己印象中一般知书达礼,温婉得体。 若不是齐嬷嬷让人查得清清楚楚,赵氏也不敢相信,这样的一个女子竟会私会外男,做出这么不堪的事。 齐嬷嬷上前,将灯王举高放在徐望月面前,“二姑娘,你可认识这盏灯笼?” 徐望月不卑不亢,气度淡定地点了点头,“那日灯会上的灯王,我们全都瞧见了。” 她又见到了这盏灯王。 当日在马车边上,林翠儿抱着这盏灯王看着自己的眼神就透着古怪。 今日又是要闹哪般? 齐嬷嬷没想到徐望月并不推诿解释,反倒是直接认下这是灯王,有些诧异。 她面上不显,转过头看了赵氏一眼。 见后者对自己微微颔首,齐嬷嬷又开口道,“老奴请问二姑娘,这盏灯王是何人送你的?” 听到这个问题,徐望月一怔,脑子里仿佛有一根弦被弹了一下,震得她一时闪过很多念头,却又理不清。 徐望月摇了摇头,“这盏灯王不是我的,更没有人送我。” 听到徐望月如此理直气壮,赵氏微微蹙眉,原本心中对她那一丝好感,荡然无存。 赵氏一言未发,只是将手中青白色茶盏放在桌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齐嬷嬷眼神犀利,望向了跪在一旁的林翠儿,“翠儿姑娘,将你那夜在罗江边上看见的事,说说吧。” 被点到名字的林翠儿根本不敢抬头,她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泪眼盈盈。 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她这次把二姑娘害死了。 见她死活不开口,齐嬷嬷微微蹲下身子,“翠儿姑娘,在老夫人面前,你最好知无不言,言无不实。” “如果我们没有查到真凭实据,又怎么会把几位请来祠堂呢?” 林翠儿惊恐不已,抬起头,却是看向了徐望月。 徐望月心中更觉得奇怪。 罗江边上?那天晚上她根本没有离开过长安大街,更没有去过罗江边上。 见徐望月用那样的眼神看着自己,林翠儿咬了咬牙,“我那天跟着嫂嫂……” “不是,跟着世子妃夫人一同去了灯会。我和大家走散了,一个人走到罗江边上。” “我看见一男一女在私会,那个男人我看不清楚,那个女人穿着天水碧色云烟细锦斗篷……” 林翠儿说到这儿,越发不安地看向了徐望月。 齐嬷嬷的眼神也落在徐望月身上,“灯会那日沱江边上天色这般昏暗,你确定那件斗篷,你能看得这么清楚?” 林翠儿点头,“没错,因为我和二姑娘是坐着同一驾马车去的。” “那件斗篷,我不会认错的。” 看了一眼徐望月,林翠儿快速低下头,继续说道,“后来我去看了夺灯王的热闹,想去罗江边上找二姑娘一同回来。” “结果看到有人将灯王送了给她,她还扔在了江边。” “我实在是看那灯王好看,所以就捡回来了……” 林翠儿的声音越来越轻,不敢再抬头去看徐望月。 她眼下知道了,娘亲没骗她,这盏灯王真是惹麻烦了。 徐望月站在一旁,越听越迷糊。 她想去探究林翠儿脸上的神情,她却始终低着头不让自己看见。 眼下她想到两种可能性。 第一,林翠儿在说谎,可她为何要编排自己? 她们也算是交好,她没有必要害自己。 第二,她的确看见了。 可穿着天水碧色云燕细锦斗篷之人,并不是自己。 齐嬷嬷点头,“不错,翠儿姑娘并未说谎。” “老奴已派人去查过,当日还有旁人也见到了有一位戴着面具的公子夺了灯王,送给了一位穿着这件斗篷的姑娘。” 徐望月还没反应过来,齐嬷嬷已将一件斗篷递到了她面前。 第(2/3)页